点击此处查看最新的网赚项目教程

据新周刊报道,随着生活成本的增加,很多年轻人的工资开始捉襟见肘。每个月累死累活,拿到的钱一半敬房东,一半敬伙食。穿名牌限量鞋、用贵妇级护肤品、背奢侈品包包?这些都是别人的生活。在城市,只靠上班拿固定工资,不能满足生活需求,寻找一份副业,成为当务之急。你长大了,该找一份副业了。“副业刚需”火了副业刚需,继“明言明语”后成为网络成语界的又一颗新星。

副业刚需”火了,其实并不奇怪,只能说明,副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现代人的硬性需求。简单说,在当下的时代,纯粹靠着一份死工资,已经越来越难满足个体和家庭的物质需求。残酷的现实就逼着无数现代人必须“另辟蹊径”,搞个“副业”,来保证物质需求的基本满足。

正如新周刊所言,这样的“副业刚需”,直白又扎心。如果不去搞,就很难在大城市立足,或者拥有相对富足的生活。毕竟谁也不愿意在生活面前,落荒而逃,谁都想在生活当中,看到希望,沐浴在阳光之下,触及到幸福最真实的样子。

曾经有一个前辈说过,当下的年轻人不要只埋怨现实,要勇于当斜杠青年,寻求多种层次的价值实现,物质问题自然而然就得到了解决。此话虽然有一定道理,但还是没有理解透当代年轻人的尴尬处境。

很多年轻人工作其实已经很累了,且也是爱岗敬业,任劳任怨的,但就是这样的年轻人,仍要承担更大的生活压力。即使有的“副业刚需”,有兴趣的支撑和辅助,可在现实生活压力的过度折磨下,即使再有兴趣,也会在金钱的绑架下,走向索然无味的状态。试问,这合理吗?不畸形吗?

我们崇尚艰苦奋斗,崇尚通过努力奔向幸福的未来,但前提必须是实现的路径,年轻人的“副业刚需”,应该是积极主动为之。若想实现这样的转变,就得社会环境的理解和配合,要有更多的托底机制和手段,也有机会去品味一下“副业刚需”的趣味。

比如,近几年各大城市的人才补贴政策,就是一个很好的积极案例。希望这种帮扶和托底,能越来越多,延伸到各个奋斗群体以及生活的很多方面。以上所说的,都是从现实层面去认知“副业刚需”出现的必然性,并进行了相应的现实反思。其实,要想更全面认知“副业刚需”,也不能忽视了主观层面的判断。

抛开现实状况,纯从主观层面来看,“副业刚需”其实只是个体的一种现实选择而已,其无关对错优劣,关键就看相应个体自己如何看待判断,进而找到相应的自我满足点。

可以举一个例子,现在我们去一次同学聚会,往往会形成这样的“羡慕链”,没有副业和兼职的人,会羡慕有副业和兼职的人,毕竟后者大多能实现相对的财务自由。而有副业和兼职的人,则会羡慕那些一份工作一份工资就能实现财务自由的人,因为后者相对稳定,且工作的“含金量”较高,而大多副业和兼职,其长期性和稳定性都是堪忧的,“含金量”也没那么高。

当然,一份工作一份工资就能实现财务自由的人,很可能也羡慕那些虽然赚的不多但工作轻松有更多生活空间的人,也可能羡慕那些有副业和兼职人,羡慕他们能把兴趣当成副业,还能赚到钱,也能乐在其中。如此一来,“羡慕链”就形成了完美的闭环,环环相扣。

从中也能看到,其实每一种状态都有可取之处,只是身处其中,往往双眼会被遮蔽,但若观察别人,便能看到相应的闪光点。当然,这并不是要求人们故步自封,不求改变。只是希望每一个个体不要陷入自我纠结的死胡同中,盲目的对比也是无意义的。而是要在寻求改变的过程中,既能实现物质的满足,也都能实现自我的情感自洽,达到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理想现实状态,这便是值得快乐的地方。

若能做到这一点,如果选择了“副业刚需”这种生活方式,也会更加昂扬向上,让“副业刚需”成为幸福生活的一部分。即使没选择“副业刚需”,只要保持这种追求和状态,那属于自己的“副业刚需”,其的来临副业刚需,只是时间问题。

副业刚需”火了,作为一个社会个体,我们应该读懂背后的苦与乐。要认识到现实的苦,并推动其改变;也要积极放大个体精神层面的“乐”,看到所做努力中的积极点,并好好享受所拥有的东西。其实,若能够实现情感自洽的人多了,现实也会变得越来越好。

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默城

编辑 余孟祥

———END———
限 时 特 惠: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,一年会员只需98元,全站资源免费下载 点击查看详情
站 长 微 信: bangnitt